在隆阳区板桥镇北津街一间不起眼的铺面里,“四宝斋”的招牌古朴典雅,乌铜走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万光红坐在店里,眼睛望向街上来来往往的身影,脸上宁静而祥和。
“我每天就这么坐着望着外面,脑海里构思着接下来的作品。”万光红说,他要把传统文化的内涵赋予在自己的手艺里,有的时候一件作品,需要构思几个月甚至是几年的时间。“只学会了手艺本身那是一种失败的手艺,我想做的是文化。把自己的智慧、情感融入在作品里,虽然辛苦,却很满足。”
万光红是“四宝斋”的第四代传人,53岁的他笑称自己已学习了54年的乌铜走银,至今却没有做出一件真正让自己满意的作品。“学无止境,无论如何精细,在心里都会有缺陷。”
“这是一份精细的手艺,用来雕刻的錾子就有120多种,最小的叫指甲錾,仅有3毫米。”万光红介绍,乌铜走银技术繁琐而复杂,需要以适量比例的金、银、紫铜等7种材料炼成乌铜,以乌铜为胎,雕以花、鸟、鱼、虫,或风景、或人文、或动物,再以熔化的银水注入花纹细理间,打磨光滑。“打磨技术尤其关键,深了、浅了整件物件就废了,不可重新来过。”制作完成的乌铜走银经过双手的把玩,历经岁月沉淀,变得古色古香、厚重典雅,白银花纹图案,游走于乌黑铜胎之上,栩栩如生。
复杂的技术对于万光红来说已不再是挑战,现在他经常做的事情就是思考,如何在作品里体现更多文化的内涵?他制作六字真言手镯,必须是正宗的尼泊尔文字,“有文化的渊源。”为了制作一个“禅”字的吊牌,他特意到附近的寺庙向方丈请教如何描字,配上什么样的图案,细致而耐心。
祖祖辈辈留下的东西对于万光红来说都是宝贝,在“四宝斋”里随处可见的一件物品都可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桌子、椅子、老照片、乌铜走银的制作工具……都保存得很完好。他正在一旁的青龙街装修着一间更为宽敞的房子,准备把这些古老的物件和乌铜走银的制作过程展示给人们观看,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份手艺、这种文化。
万光红的小女儿万双丽正在跟随父亲学习,雕刻技术已非常成熟,“很荣幸能传承这一份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我希望能把它展示到更大的舞台。”这是一位80后女孩内心的期许。
300年来,乌铜走银的关键技术密不示人,显得非常神秘,而现在万光红带着自己的手艺走进了保山学院的课堂,为的就是让乌铜走银永远地“走”下去。(严家芬 朱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