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区情 >> 文化看台 >> 正文
李瑞国:保山故土执着的歌者
发布日期:2017-04-28 17:14:59  浏览:   字体:   作者:区政协 刘义马  来源:隆阳新闻网  打印正文

在保山,李瑞国是个执着的歌者,因为无论经历多少生活的坎坷,他始终坚持为故土而歌呤。截止目前,他著有乡土文章50多万字,已在各级刊物发表30多万字,并在国内知名文学网站推出了长篇小说《滇军出山》,挖掘宣传了滇军的英勇抗战历史,赢得了高人气的点击率。

从一名农村娃通过勤奋苦读成为一个工人,再从一名下岗工人熬成保山小有名气的本土作家,个中辛酸只有李瑞国自己知道。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李瑞国出生在保山的南大门——辛街乡的一个普通农家,打小就聪明勤勉,从小学到中学一直都是班干部,并怀揣着一个美丽的文学梦想。

通过自身的努力,李瑞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考取了当时较为热门的中专学校——昆明纺织工业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了保山民族手帕厂,从技术员做到了车间副主任。后调到保山兰花家具厂,任过负责生产管理的副厂长。八年之后,受经济浪潮的冲击,他和其他下岗工人一样失去了工作。

李瑞国下岗之后,打过零工,做过推销,当过家庭教师,甚至到乡下去贩过鸡鸭和土杂。就这样,他在社会的底层艰难的淘着生活,一晃就是十年。十年之后,才因为他的兴趣爱好和文艺才华被朋友介绍进某机关当了一个负责编辑内刊的临时工,现在又转到某社会团体从事着一份勉强养家糊口的工作。

可以说,李瑞国在生活中是坎坷的。但或许就是因为生活的坎坷,所以他一直坚持着文学之路跋涉,像是为了寻找一个笑对生活的理由。

读书的时候,李瑞国就热爱文学,但因为得不到指点,唯有慢慢前行。工作后,他坚持读书看报,给自己起了个“晓瑞”的笔名,并拿起笔尝试着给外地刊物和本地刊物写稿,相继在广西的《金田》杂志和西安的《百花》杂志发表过中篇小说,在省内外刊物上发表过短文和消息通讯。

下岗之后的李瑞国,因为长得瘦小单薄和悲观抑郁,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大量写稿,靠微薄的稿费维持一个馒头加一碗白开水的简单生活。他不怕自己的起点低,虚心的向本地刊物的编辑老师请教,慢慢的摸准了写作技巧和投稿门道。通过艰辛努力,李瑞国终于走进了相对安稳的生活状态,已经不再需要为了一个馒头写稿子,但此时,他已经无法割舍坚持多年的文学梦想了,因为他已经成了保山故土一个执着的歌者,文学已经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写作,从写作者最熟悉的生活开始,古今中外的大作家和地方上的小作者都是这样,比如莫言写山东高密,比如贾平凹写陕西秦地。李瑞国的写作,也是从他最熟悉的生活开始,从他挚爱的家乡开始,在为生活奔波的辛劳中他守望着精神高地,把笔触奉献给了家乡的人文历史和自然风物,在全国各级刊物发表了大量宣传地方文化的作品。

他写的《六月火把节》《傈僳上刀杆》上了《文化月刊》,《滇西蛮称谓探究》上了《华夏文化》,《保山熬醋》上了《饮食科学》,《风情火烧肉》上了《龙门阵》,《潞江棒打鱼》上了《野生动物》,《兰津古渡》上了《风景名胜》,《傈僳传说穿满身》山了《旅游纵览》……

在省内和市内的刊物上,李瑞国更是一个活跃者,作品多次登上《云南日报》、《春城晚报》、《云南政协报》、《云南交通报》、《云南法制报》、《民族时报》、《保山日报》、《德宏团结报》、《高黎贡》、《永昌文学》……

他为乡土歌唱,他写生活中的《杵角》、《草墩》、《隆阳精妙烧饵块》、《下村豆粉》、《保山米花》、《保山糖渣》、《八大碗宴席》、,也写身边习俗《德昂族茶婚》《傣家宴客不撤席》《保山白族婚俗》、《德昂姑娘会纺线》……

家乡的一草一木,生活中的一景一情,都被李瑞国写进文章,文章上了数十种刊物,有力地宣传了保山文化。并且这些文章绝非平庸之作,很多文章获了较高荣誉,从开始写作到目前,已经斩获过20多个征文奖项,其中不乏多次获得征文一等奖。

但李瑞国是个老实人,他善于宣传故土,却不善于宣传自己。以他长期坚持的文学成就,他完全可以当个省市级作家协会的会员,然后弄个“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的头衔,给自己写作和生活寻求一个更高的平台。但他忙于生活奔波,忙于照顾妻儿老小,他至今是一个孤独的行者,没有任何的社会头衔。

偶尔因为需要在刊物上刊登作者介绍时,李瑞国是这样自我评价的:彩云南居,准失业人员。曾做过边境贸易、生产管理等工作。现自主择业,俗称老打工仔。世道沧霜间,匹夫何志向。却把壶浊酒,换作低浅唱!

看着一长串发表李瑞国文章的的刊物名字:《经典美文》、《散文选刊》、《新故事会》、《中国文学》、《中国散文家》、《北方作家》、《参花》、《幽默与笑话》、《内蒙古文学》、《天网》、《燕赵文学》、《楚天文学》、《散文福地》、《今日文艺报》、《人民公安报》、《春芽儿童文学》、《做人与处世》、《语文周报》、《云南警察文学》、《中国经济报》、《云南档案》、《少年知识报》、《运河》、《新城市人》、《红蜻蜓》、《消费者之友》、《光环》、《杜鹃》、《玉美人》、《抚仙湖》《海西文学》……和选录过他文章的《全国精短文学作品集》、《当代作家新创作选萃》、《心潮》、《书香人生》、《华文社作品选》、《哀牢探秘》、《信阳杂文选》等书籍,我肃然起敬。

不以淡泊无以明志,不以宁静无以致远。李瑞国不懂得像某些人一样发表几个沽名钓誉的“豆腐块”就当作政治资本到处捞好处,他只会默默的耕耘,到处发表文章宣传保山。他应该就是一个以宁静而致远的苦行者。

在笔者采访他的时候,他已经整理出了100多篇写保山美食的文章,还有70多则保山方言解读,其他上百篇与保山相关的文章,足够出几本书了。对一个执着于宣传故土的歌者,他带给我了太多的感动。因此我答应他,我会把他的创作成果汇报给相关领导,争取把他写的宣传文章纳入公家赞助出版的行列。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在生活的道路上,李瑞国是个艰难的奋斗者。在文学的道路上,李瑞国是个勤奋的跋涉者。但对于保山大地,他却是一副赤子情怀,以锲而不舍的精神默默的宣传着家乡。

最后,向一个执着的歌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