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的山路,陡峭的山坡,一路爬坡上来,当渐渐看到掩隐在核桃林里的村庄时,一路的惊险被眼前的美景抹去,满眼的绿色,就连空气似乎也跟着成了“绿色”。
瓦窑镇下麦庄村坐落在道人山半山腰,是隆阳区最北的山区村,全村118户人家,林地面积25174.5亩,核桃种植面积83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92.3%,曾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山村和省级生态文明村,同时还是森林云南建设省级示范基地和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
走进下麦庄村,水泥路通到了各家各户,房屋被核桃树林包裹着。五月正是核桃树抽枝长叶的时候,核桃树下有的栽种魔芋,有的栽种牧草,一片片绿色成了下麦庄村的主色。
核桃是下麦庄村的主导产业,2017年下麦庄村人均收入达到9680元,光核桃收入就占了6000多元。而难以想象的是,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全村却是以伐木为主要经济收入,村民都到承包山、集体山里偷伐木料,村里的森林植被遭到了毁灭性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滑坡时有发生。毁灭性的砍伐和“坐吃山空”的做法,使当时刚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的杨学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样下去,不但不能让群众脱贫致富,更会威胁到全村和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绝不能让这样的事发生,”杨学贵下定决心要带着村民们走出一条恢复生态的脱贫致富路。
下麦庄村的地理位置限制了发展,通路是脱贫的第一步,1994年杨学贵带领村民对全村6个小组进行道路开挖,由于山高坡陡,村民居住零散,且没有资金支撑,他发动村民自己修,每户按人头分,每人修10米,大家一起相互监督,互相鼓劲,克服重重困难,几年的努力,终于修通了通往外界的27公里山路,汽车终于进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山村。
发展产业是脱贫的第二步,1995年杨学贵带着全村开始种植泡核桃和植树造林,2002年,正赶上国家实行退耕还林政策,搭乘好政策,杨学贵发动村民大量种植泡核桃,随着核桃树的成长、挂果,种植户慢慢有了收益。为使全村都能富起来,并将核桃种植做成产业,2014年6月杨学贵带着村干部和种植大户成立了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相结合的经营管理模式,吸纳了102户种植户为社员,占全村农户数的96%。合作社的成立解除了农户烘烤核桃、销售核桃的后顾之忧,达到了合作社、农户共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目的。
“现在我们全村118户全部都入社,去年合作社收入大概200多万,合作社按照利润的50%返给农户,25%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25%用于合作社流动资金。”杨学贵介绍:“光核桃,我们人均就增收1至2万元。”
下麦庄村凭着“靠山吃山”“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在核桃种植已稳固的基础上,如今又走出了核桃深加工的路子。核桃鲜果价格容易受市场的影响,尤其是近几年市场价格不稳定,持续走低,杨学贵带着村干部研究思考,外出学习考察,只有做核桃深加工才能走稳核桃产业这条路,说干就干,按照各级要求建好产房,购置机器,以加工枣夹核桃、蜂蜜核桃仁、核桃油为主,今年3月生产许可证已获批,不久就能在市场出售。
使产业形成循环经济是脱贫的第三步,下麦庄村合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林荫优势,在核桃树下发展林下种植魔芋、牧草,并发展山羊养殖。截至2017年底,全村林下种植魔芋500亩、牧草200亩。杨学贵说:“魔芋喜荫,最适合在核桃树下种植,在坡度较为陡的地方就种牧草来供山羊吃,平时给魔芋施肥松土,核桃树也就‘获益’了,种牧草又起到了对核桃树的中耕管理作用。”
下麦庄村魔芋带来的人均收入达到了1200元以上,山羊养殖的人均收入达到了2500多元,大家都说,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彝族老爹先继昌2007年开始种核桃,现在已种了900多棵,去年光核桃收入就3万多元,说起村里的变化,他笑得合不拢嘴:“我家还养了30多只山羊,种了6亩魔芋,在家干就有那么好的收入,以前想都不敢想,如今日子好过了,就想着要更好,我们给儿子凑了首付,在城里也买上了房子。”
如今的下麦庄村,绿树成荫,核桃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黄山羊、黑山羊成群,真正实现了“大地增绿、农民增收”。
文章录入:周应果 责任编辑:张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