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区情 >> 隆阳历史 >> 正文
山村小学
发布日期:2014-07-07 16:47:35  浏览:   字体:   作者:  来源:本文来源:隆阳新闻网 作者:皇学渊  打印正文

每天送孩子上学看见三三两两的学生们,背着书包,兴高采烈地从我身旁走过的时候,不由得使我想起—我曾经在哪里工作多年的乡下那所山村小学。

那是一所距乡政府二十多里路的小学,四面环山,一条小河缓缓地从学校脚下流淌。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师范毕业后,分配在杨柳乡热区的一所山村小学,那时我才十九岁,心里装满青春的激情和憧憬。从乡政府通往学校的路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土路,没有客车,接送我的是一辆拖拉机,沿着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山路,一直颠簸了将近两个小时才到达学校。

小学位于罗明坝子,学校有一块院场,四周没有围栏,空荡荡的,院场上矗立着两个木质的球架,那是学生们活动的场所。校园四周,种着许多柏树,郁郁葱葱,真可谓是花香鸟语、绿树成荫。有两个大花坛,种着月季花、菊花……还有些我叫不出口的花。每逢春季来临,这些花竞相开放,花朵艳丽,蜜蜂是院里的常客,翩翩起舞,在一串串洁白的花蕊里,寻找甜蜜。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棵大榕树,像一把大伞矗立在那里,树叶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夏天老师坐在树下乘凉,总要有几分不能自禁的惬意。树上挂着一口大钟,每逢上下课,值周老师敲打几下,那钟声余音在山村久久回荡。下课“铃”一响,孩子们就爬上榕树,有的骑在树杈上,有的抱着树枝,像一群变大了的知了粘在树上,自由自在地玩耍,成了他们的游乐场。在当时,学校有五名教师,两名代课老师,有学生一百多人。学校没有食堂,老师们常常趁学生们回家吃饭的时候,连忙各自做饭。学校没有水池,饮水要到学校路下的一个清水塘里挑,塘里的水是清澈见底,水从洞里冒出来的,每天挑水的人家来往穿梭不停,一些少女、老太婆在池边洗衣服,说说笑笑,给寂静的山村增添了不少乐趣。

这里的土地非常肥沃,主要种植甘蔗和香料烟,为当地乡亲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自然而然成了坝子的宠儿,因此村里的人家也很富裕。令我欣慰的在上级部门和村委的支持下,学校乘着经济好形势,拆除了学校危房,居然在全乡优先盖起了新教学楼,硬化了操场,操场四周筑起了围墙。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学校还买回一台19英寸的彩色电视机,下午放学后,空荡荡的校园,那台电视机成了教师闲暇时的“宝贝”。记得那年学校欢度“六一”节,就在那一天,校园内外,彩旗招展,鼓乐喧天,校园广播里播放着悠扬的校园歌曲。那天,来自学校周围的村民们,像赶集一样云集校园里,来观看学生们表演的节目,孩子们精彩的表演,不时赢得阵阵热烈的掌声。校园里,人头攒动,歌声如潮,连老榕树枝上停落的小鸟们,也被吸引住了,停止了鸣叫。那天壮观的场面,至今还令我记忆犹新。

我所任教的小学离集市约有几十里路,既没有车,又没有好走的路,赶集必须要过小河,去一次集市还真不容易!通常人们去赶集,都背上箩筐,穿着拖鞋,把裤脚卷到膝盖以上,趟过小河,快速的赶往集市。冬天还好,雨水少,河水小,当地居民就用竹子架起一座竹桥,就不必下河,也不再受那河水的冰冷刺骨;要是到雨季,河水涨起来,竹桥就被洪水淹没,不容易过河。现在可好了,国家投入巨大的财力,修建了一座大桥,河的两岸筑起一条长廊,“一桥跨大河,天堑变通途”,从此告别赶集要过河的历史 。

我在这所山村小学,整整工作了8个年头,就在这个偏僻的小地方,播撒了我和同事们的青春梦想。在当时的学校,我是年龄最小的老师,最大的已经五十多岁,教师都来自异乡,当别人都沉浸在五彩斑斓都市的时候,他们却远离家乡和亲人,克服山里的孤独和寂寞,为山区教育的发展,奉献着青春年华,和我一起,携手走过学校最艰苦的岁月。

在学校周围的角落里,遍布了我们青春的足迹。当春天来临了,学校对面的山上的霜还未消融,那些无名的小花已在寒风中绽放金灿灿的花朵,那娇艳的花骨朵渐露枝头,放学后,一些学生在女老师的带领下,去学校对面的山坡上采来一朵朵野花,装扮我们的教室;夏夜,我们漫步校园,夜来香散发出磬人心脾的香气,榕影婆娑,皎洁的月光下,我和老师们谈理想,谈人生……;秋天到了,风高气爽,天气变凉了,但校园依然是绿的,尤其是那盆秋菊偏偏在这个时候开放,一阵秋风吹过,即使弯了腰,仍然像一位勇士昂首挺立,我时常望着秋菊,触景思索……;冬天,晨雾给校园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但这里的气候温暖入春,我和我的学生们一起打球,捉迷藏,愉快的笑声,连柏树枝头上洁白的霜也震落下来了。 后来,随着我工作的调动,我便离开那所令我眷恋的山村小学,我的同事们也陆续地调离这所小学。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山区小学随之被撤销了,合并到罗明集镇上一所寄宿制小学了。

如今,那所山区小学在人们视野中已久远,但是它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中,总也抹不去。